关于东北边境线的拍摄结束快一年了,拍摄结束后我便去了北京。在北京生活了大半年,城市的日子久了,让我感觉“东北边境线之旅”好像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,一切已经变得遥远。我开始有点怀念在路上的状态,想再去一趟边境线看看。于是我翻开了那本陪伴我很长时间的《中国自驾游地图集》。一页页翻过去——新疆太远,西藏高反让人很难受,内蒙古也去过一半了,就剩下云南和广西完全没去过。
继续翻地图,我突然发现中国海岸线的一端是辽宁丹东,另一端是广西东兴。辽宁丹东刚好是我去东北边境线时候的起点。那么这次的边境线之旅就从海岸线的另一端开始,我也好奇南方的边境线到底是什么样的。
这是一场短期旅途,大概一周多,比起之前动辄几个月的东北边境线旅行,这次显得短了不少。这也导致了旅行方式的改变。之前的长线旅途因为时间很长,而且要开车,就显得自由了许多,不用刻意抵达具体某个地方,甚至连住宿也只需一个整体的路线规划,有合理的契机就停下来,旅行就像拆盲盒。但这次广西之行因为时间很短,而且正值五一假期,酒店和车票都很紧俏,容错率低了很多。我需要提前把每一天的计划都订好,这时的旅行就像玩魔方,牵一发而动全身。
由于没开车,改乘公共交通工具,于是很多随机性的小村子或交通不便利的县城就都去不了。我尽量寻找那些紧邻边境的城市。
凭祥
4月底我抵达南宁,待了一天便直接去了凭祥。
通往凭祥的火车一天只有一班,路上经过许多农田和隧道,还有许多喀斯特地貌的山,和北方那种连绵不断的山脉比起来,这些山很不一样,都很尖,像纪念碑一样矗立在农田前。抵达凭祥火车站后才知道,这趟火车可以直接坐到越南。火车站的站名是凭祥口岸。在车站出站口,有人拿着越南护照,看样子是刚从中国旅行完准备回国的越南人。
网上搜索凭祥市,出现最多的词条就是去友谊关,在古代又称作镇南关,古代和近代都发生过许多战役。因为车站刚好夹在市区和友谊关中间,我拖着箱子在出站口徘徊不定。原计划是打算先去市区,放下东西后再折返回友谊关,这时候刚好遇到两位准备从陆路出发去越南的旅客,就直接和他们一起前往友谊关了。
去友谊关的路上也都是大山,周围零零散散的有一些建筑,看着很新,写着国际物流。十分钟后就到了友谊关,我终于抵达了边境,有一个边关小卖部,门口蹲了很多人。我刚下车就被一个戴草帽的女人拉着问要不要换越南盾,买电话卡。
我花15块钱买了一套用塑料袋简易包装的越南盾,后来算了一下,这些越南盾价值11块钱。这让我想起了在丹东旅行时报的50块钱旅行团,导游在小巴上兜售印着金日成的朝鲜货币。不同的是,越南盾至少能行使货币的功能,而朝鲜货币一直窝在我的钱包里,被当作一个明信片。
友谊关不仅是一个陆路出关的地方,还是一个景区。景区有两扇门,一个是要买票进入参观,一个是凭护照免费进出的入口。进去以后,廊道的浮雕都是清朝的战争场面,再往里走,有一些南洋风格的建筑,据说是当时法国人留下的,最后走过一个巨大的中式城楼,就到了出关的地方。
逛完景区后我便折返回了市区,离口岸有16km,这个距离在我看来,不算是贴近边境线的边境城市。抵达市区后,验证了我来之前的预期,整个城市的气质更倾向本土化,只是广西山区里的一个县城。证明是边境城市的方式,可能是市中心的一条越南风情街。在小红书搜索凭祥的旅游攻略,都是以这条街展开的,各种特色美食。我一个北方胃,几乎看所有吃的都很新奇。吃的也极其便宜,榴莲19.9一斤,芒果3块钱一斤,释迦果10块钱9个。住宿也很便宜,即使在五一假期,旅店的价钱也没什么上涨。这里好像是被游客遗忘的地方。
东兴
原计划打算在凭祥呆两天,结果一天步行就把市区逛完了。短期旅行的焦虑开始产生,加上此次旅行的重头戏是东兴市,路过这里客运站的时候才知道凭祥有直达东兴市的客车。计划赶不上变化快,魔方开始转动,当机立断决定去东兴市。
遗憾的是客车路线走的不是边境公路,兜了很大一圈才到东兴,那时天已经黑了。客运站在市区里,下车后周围没什么人,街道感觉很寂静。我住的地方是在东兴口岸附近,距离客车站只有3km左右。到了口岸附近,和市区里的景象截然相反,灯火通明,到处都是人。
和凭祥不一样的是,东兴就贴在边境线边上。边境线是一条河,河对面便是越南,出关过桥便可以抵达。
本地人有边民证,可以直接往返于中越两国。在口岸前有直播的人,有兑换货币的人,还有戴着绿色圆顶帽子的男人在贩卖一些越南商品,大多数人拿着包在卖各种远低于市场价格的中国香烟,上面写满了越南文,本地人说这些戴着绿色帽子的男人是越南人,越南女人会戴一顶尖顶草帽。不过,东兴本地人也会戴草帽,从帽子上不能判断出谁是越南人。
在口岸景区附近的闹市中,还有被炮弹轰炸过的废墟,废墟附近围满了商铺,中越保卫战曾经在这里发生。现在路旁还能看到“前方雷区禁止入内”的字眼,好像是在提醒那段历史。
南宁的朋友之前开玩笑地和我说:“在广西你如果没有电瓶车的话是会没朋友的。”南宁的停车场堆满了电瓶车,交通路口斑马线前挤满了电瓶车。东兴也是这样,而且这里还有共享电瓶车,简直太棒了。夏天的夜晚骑着电瓶车兜风,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事呢?
我骑着电瓶车,沿着边境线的墙一路骑,边境墙主体部分都是玻璃的,直接就可以看到越南的城市,但在稍微远离口岸的地方都换了铁栏杆。最后我骑到了海边,抵达了一个叫京族三岛的地方。这里住着京族人,是越南人的后裔。刚到海边,我就看到有一些人穿着京族民族服饰在弹一种独弦琴的乐器,周围站满了游客。和国内其他海滩一样,这里也是充斥着大排档,挖沙子的人,游泳的人,自拍的人。“边境”这个字眼在这里好像没什么关联。
骑着电动车回到口岸后,我贴着边境线的高墙向靠近陆地的方向骑着。在口岸景区的这段边境线旁,摆满了各种小摊,打着越南字眼的特产在墙下叫卖。还会有一些装潢很好的咖啡店和餐厅,在这些地方的二楼,窗边挤满了拍照打卡的游客,餐厅里面却很空。我一直骑到一个学校附近,热闹的场景才消失,进入到居民区。在居民区的边境线附近,大多都是仓库,里面堆了五花八门的箱子,还有挂着越南车牌号的大卡车。
芒街
原计划东兴市就是这次旅行的终点,没想到“魔方”又转动了。
闲逛时我发现本地有许多旅行社,拿着护照就可以直接办理去越南的签证。这里有种特殊的纸签,下午办理,第二天就可以出证,不过这种签证有限制,只能去对岸的城市——“芒街”。对我来说,刚刚好,我的时间也只够再去一个地方了。
办完签证后,第二天一早我便前往口岸,准备去越南。还没到海关,我就看到有一些人拿着好几个巨大的包,应该是刚从越南过来准备做贸易的。在口岸出发的地方已经排起了长队,不过出关的速度很快,工作人员看了眼证件便放行了,什么问题也没问,看来已是司空见惯。出了海关,只需要过桥就是越南的芒街市。这时候是早上9点多,桥对面有人扛着巨大的包陆陆续续地走过来,有人在桥上整理即将带出国的商品,还有就是像我这样的游客,在四处张望,拍照打卡。
过了桥到了越南,打卡的人少了很多,多了许多拉客的司机,他们都说中文,一时间很恍惚,我到底有没有出国?
再往外走,经过一个摩托车停车场,足足有几百台,但好像没有电瓶车。芒街口岸附近的店面也都是带有中文的,逛了几家店,他们还会准备两套菜单,一套中文,一套越南文。我没敢吃,感觉有点过于游客,怕被坑,来自在国内旅行的ptsd。
后来去过几个更本土化的店铺比对价格后,发现价格基本都一样。我找了一家咖啡店,意外地好喝,而且便宜,喝了3杯不同口味的咖啡才花费40块钱不到。其中有一款叫银咖啡的,很特别,好奇这个名字的由来,因为咖啡店店员在介绍咖啡的时候用了中文,我就以为她会说中文,交流了几句后才发现,她仅仅是会那几句。
芒街相当于越南的深圳,是自由贸易区,本地人都会几句中文,大多数人对中国人都很友好。但是整个城市没什么高楼,市中心最高的也就7层的样子。居民区也是穿插在各种店铺中间,不像国内,都是封闭的小区。街道上很干净,虽然很热,但味道很舒服。而在前面去的几个广西城市,我总是能闻到一些奇怪味道。
芒街就没有共享电瓶车了,出行更多靠的是步行。我打车去了趟芒街的海边,司机会中文,虽然词汇量也有限,但可以稍微做一些深入的交流,结果就是,被司机坑了一倍的车费。
发现被坑车费的事,是因为回程时很晚了,完全打不到车,大多数来往的出租车都是网约车,后来有一个热心司机用他的手机帮忙用软件叫的车,结算后发现,回程相同的距离车费是之前的一半。
芒街的海边几乎没有什么人,在国内社交媒体上也几乎没这个海滩的信息。我是因为在地图上看到这里离东兴的海边很近,想来看看。海滩上除了零星的几个人,更多的是渔船,顺着海岸线看去,陆陆续续还有正往岸边赶来的渔船。
我住在一个本地的赌场酒店。而出发前,旅行社唯一嘱咐的事就是千万不要去赌场赌博。
酒店的位置在另一个街区,有点像本地的华人街,周围有的店铺甚至是全中文的。从酒店出发经过一座桥就到了主城区,正中间有一个巨大的转盘,附近插满了越南国旗。经过一条美食街和市场后,就是口岸附近。市场附近有一家很好吃的越南牛肉粉,料加满了才12块,是这趟旅行我吃到最好吃的食物。
在市场附近,我碰到了一个越南人,主动搭话来问我相机的事,他中文很好,看起来像长期在中国生活过的人。他想从日本带回来一批相机,然后分批再带回中国,但怕海关查得严,便问我怎么把相机带过来的。
从市场接着往前走,到了一个看起来是新城区的地方,有许多正在修建的现代高楼,还有一个商城。这个区域显得有一点突兀,夹在乡村和老城区中间,周围甚至没有过度,过一条马路便是乡村。
在乡村,人们几乎就不讲中文了。而且我的出现让他们感到诧异,没有游客会来这个地方。
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:孤独图书馆(ID:aranya_library),文 、图:徐盛哲
发表评论